地宫魅影(全)

第二章 黑色沙暴(二)

在小村庄里休息了一夜我们就出发了,沙漠里素来有“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的说法,才走出几里地,我们就遭遇了黑沙暴。

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民族无外乎维吾尔族、塔吉克族和柯尔克孜族,为了适应残酷的环境,这一带居民的眼睛和鼻子与常人天生不同,上眼皮比普通人要长,眼窝深陷,睫毛粗硬浓密,遇到扬沙天气是眼皮和睫毛就形成了一道天然的屏障,能够有效地减少风沙的侵袭。为了防止沙暴时鼻孔吸入过多沙尘,他们的鼻梁长而挺直,鼻孔向下生长,陷在鼻头内,是典型的鹰钩鼻子。造物主无论将人种造成什么样,都是经过自然环境的筛选,世世代代进化繁衍而来的。所以这里的居民无论男女,大部分的外貌和鹰、骆驼这些天生的沙漠猎手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目的就是适应这里恶劣的自然环境。

这里的居民,不止是猎人,一般人都会打地洞,做法和我们打仗时建造的工事有些相同,不过速度更快。我有的时候会想,如果“盛阎王”把这些居民们都抓去做壮丁,估计“盛阎王”睡到半夜被人割去脑袋都不知道。不过我没有这样好的本领,石头行不行我不知道,但豆子和小西安打地洞的本事还不如我。现在这种情况已经顾不上行不行了,离地面越近生存的几率越大,所以我几乎把手里的缰绳全部捆绑在了身上,只要我依赖的这匹骆驼没被刮上天,那我会活着。

可是雪豹骨只在地表戳了几下,我的身体再次被高高卷起,这一次显然和前几次不同,随着我一起腾空升起的还有我身边的那匹骆驼。我心想扯淡了,这次真的要挂了,早知道这样还不如把雪豹骨送给石头,不算是个定情物至少也能给她留个念想。

就在绝望之际,我的身体突然被一股巨大的力量强制性拖向地底,咚地一下落在了地上。睁开眼睛,四周黑乎乎的,耳边的风声却丝毫没有减弱。过了好一会儿,我的视力才适应过来,发现自己竟坐在一个大坑里,头领、石头、豆子等人一个不少地围坐在我身边。

我的腰上除了被砍断的缰绳外还缠着头领的马鞭,很显然我在飞上天的那一刻头领出手救了我。头领还是戒备地瞪着我,我也对他没有一丝一毫的感激,他要救的并不是我,而是我怀里的玄石印章,我知道如果驼队里还有第二个人带着玄石印章能安然无事,他一定不会冒险救我。

风沙在头顶肆意狂虐,我们像陷入地下世界般只能对着头顶盘旋的风沙望洋兴叹。为了防止耳膜被巨大的风沙声震穿,大伙儿都努力张着嘴巴。

乘这个机会,我偷偷打量着这个地洞,虽然坑里很黑,但我还是看出这是个大小不足五平方米的深坑,根据头顶的风声,

估计深度有三米左右。这样的深坑通俗的叫法是“地窝子”,我曾经听石头说过,地窝子的好处在于冬暖夏凉,不但能够躲避突如其来的沙暴,更能避免野兽的攻击,是沙漠中最好的藏身之地。不足之处是挖地窝子对土质要求严格,如果遇到以盐碱地为主的茫茫戈壁,即便是套上铁甲,怕也挖不出地窝子来。

我虽然知道驼队里的沙漠猎人们为了适应变化莫测的天气练就了一身本领,面对突**况都有着特殊的应变能力,但依然感叹于他们那双天生就会打洞的手。刚才的黑沙暴,我连眼睛都睁不开,只是跟着感觉有一下没一下地用雪豹股挖地面,那已经算是十分迅速的反应了。可是这些沙漠猎人们硬是凭着天生神力和长年面对沙尘暴的技巧将身体捆绑在骆驼的缰绳上,腾出双手像土拨鼠般顷刻间掘出了这么个大深坑。想起最初我们躲避“新疆王”的爪牙追捕时使用的方法,竟与这个有异曲同工之处。

十来个壮汉挤在这么狭小的空间里,空气异常浑浊,算的上臭气熏天了,不过比起被沙尘堵住口鼻,能呼吸到这样的空气就算幸运了。

石头就蹲在我身边,身体紧贴着我,豆子和小西安在她旁边,我们无形之间就在她身边围了个保护圈,这不仅是女人的特有气味在吸引我们,更重要的是在这样的环境下,石头的身份太容易暴露了,我不敢想象一旦其他人知道她是个女人,迎接她的将是什么样的命运。

不知道等了多久,头顶的风沙终于变成了黄色,隐约能看清楚周围人的脸。

头领把一直盯着我的视线收回,对郎中说:“咱们上去看看。”说完便率先带着郎中跃出了地窝子,我和豆子等人也从地窝子里爬出来。

黑沙暴并没有过去,地面上依然昏天黑地的,但风小了很多,勾着身躯勉强能够站稳。难得的是在这种连眼睛都很难睁开的时候,马灯居然顽强地燃烧着,豆大的火苗不停摇曳,像是随时都会熄灭,不过却给人心里带来一丝温暖。

我们的脸上都用薄羊皮蒙着,只在眼睛处留下一条细缝。借着微弱光芒,隐隐可以看见四周的情况。出人意料的是面对这场黑沙暴,原本会惨遭袭击的人类做出了快速反应,可号称“沙漠之舟”的骆驼们却没有逃脱噩运。出于本能,所有的骆驼在面对黑沙暴时都将头深深地扎进了沙堆中,这都是骆驼抵御沙暴最常用的办法,可是却在这场黑沙暴中完全失去了效应,凌厉的沙暴一寸一寸地切掉了骆驼身上的肌肉。有几只骆驼的头颈尚在沙土中扎着,身体却被风吹得满地乱滚,地上到处都是骆驼碎裂的身体和携带的供给。这一幕超出了我的想象,如果黑沙暴席卷地面时,头领等人没有及时挖好地窝子,此刻我们

都会变成什么模样?显然这场黑沙暴也让头领大伤脑筋,众人的脸上都是一片茫然,谁也不说话。

头领看了看满地骆驼的残骸,大声问老爹:“还有活着的骆驼吗?”

老爹满眼的绝望,木然地摇摇头,不明白他是想说没有了还是想说不知道。

我不动声色地问石头:“骆驼都没有了,食物和水也被黑沙暴摧毁了,我们要怎样走出沙漠?”

石头的声音平稳、冷静:“保存体力,黑沙暴一过去,沙漠立刻就会沸腾,想要逃出死亡的魔掌,我们必须赶在气温上升之前离开这里。”

石头说的情况我是知道的,只不过还想验证一下,普通的沙暴天气过后会非常炎热,但黑沙暴之后,地面的温度能高达四五十度,没有有效的逃生方法以及超强的耐力和意志,活生生的人要不了多久就会在沙漠中被彻底蒸熟。

石头的话刚说完,头领已经顶着风沙迈出了脚步。郎中追上他,大声问道:“头领,你要去哪里?这样在黑沙暴中走下去会迷失的。”

头领应道:“一旦丧失求生的欲望,很快我们都会变成干尸!我们不能在这里停留,只要还有一口气,我们就得走下去。”

郎中显然也很清楚黑沙暴的厉害,只是愣了一下,没有反驳,跟着头领的脚步踉踉跄跄地往前走。

原本躺倒在地上苟延残喘的众人见头领二人要离开,竟条件反射地从地上爬了起来,支撑着慢慢往前走。

我从来都没有设想过驼队有一天会靠脚在沙漠中穿行,这样的举动在沙漠中等同于自杀,可是,过不了多久,这片沙漠就会变成火海,等在这里也是死路一条,眼下只有走一步算一步了。

小西安犹豫地问我:“羊头?咱们不能把地窝子挖深一点么?越往下湿度越大,温度也会越低,至少我们能躲到热浪过去。”

豆子像看白痴一样看了一眼小西安,说:“那你就等在这里吧,等热浪过去,狼很快就会来用你打牙祭。”

我点点头说:“石头说的没错,就算没有狼来,留下来也是危险的。黑沙暴和普通的沙尘暴不一样,它不仅仅是气流在上层空间流动,然后自行消失,而是飓风突发性地对地表袭击,由于来势太快,风力太强,就像在地面突然扣下来一个大锅盖,风在下面刮,将所有的能量都作用于地表,等风散了之后上空的气压并不会一下子消失,地表的温度扩散不出去就会往地底下传导,除非清楚地知道哪里有地下河,否则盲目地挖地窝子躲避无异于自掘坟墓。这一场黑沙暴至少波及了附近十几里地,不过看刚才的情形,我们应该正处于风眼的位置,所以越是远离这里,我们就会越安全。”

(本章完)